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
养生吧为你介绍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,西施舌的营养价值,西施舌怎么吃以及食物相克等信息,让大家饮食更健康。
西施舌,别名车蛤 、土匙、沙蛤,为蛤蜊科动物,沙蛤有一种名叫“西施舌”的菜式,是一种叫“沙蛤”的海产壳类做成的。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,呈厚实的三角扇形,小小巧巧的,外壳是淡黄褐色的,顶端有点紫,打开外壳,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。因那贝壳被打开时,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,不免令人联想多多,故名“西施舌”。
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
能滋阴生津,凉肝明目,清热息风。用于胃热烦渴,肝热目赤及热邪伤阴,虚风内动等。
1、生津止渴:润喉去燥,使人清爽舒适。适宜口干、眼干、思虑过度、睡眠不足、讲话过多的人群。
2、清热除火:味苦,能清心泻火,清热除烦,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。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。
3、养肝:可以促进肝气循环,舒缓肝郁。
4、明目: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预防夜盲。
5、养阴补虚:补虚损,益精气,润肺补肾,用于肺肾阴虚。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。
西施舌的的营养价值
西施舌鲜肉含水量为82.31%,粗蛋白11.18%(占干基质量的63.19%),粗脂肪0.54%,灰分2.36%;
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,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,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20.93%(干基),占氨基酸总量的36.28%,谷氨酸(Glu)、天冬氨酸(Asp)和甘氨酸(Gly)的质量分数较高,分别占干基的7.80%、5.57%和6.70%;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:4(EPA)和C22:6(DHA)分别占脂肪酸总数的20.41%和10.20%;
对西施舌肉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:Gly,Asp、Glu和丙氨酸(Ala)4种呈味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44.77%,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72.94%;
氨基酸评分(SAA)和化学评分(SC)结果都显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,其SAA值和SC值分别为0.73和0.43,必需氨基酸指数(IEAA)为64.91,牛磺酸含量丰富,质量比为13 830 mg/kg(干基);西施舌含有较丰富的Fe和Zn,在其干基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30.0 mg/kg和52.0 mg/kg。
孕妇能吃西施舌吗
能吃。西施舌滋阴利水,孕妇适当食用有助于消除孕妇水肿,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适当食用西施舌对身体更有好处。
西施舌怎么洗
1、水中浸泡:市场上刚买回来的蛤蜊最好不要直接上火煮,先在水中浸泡一天左右,让它充分吐出泥沙。
2、用手搓洗:准备上锅煮了,先用手搓洗一下吧,来回反复搓洗几次,把贝壳上的脏东西清洗掉,也可以用刷子刷,效果会更好。
3、洗好捞出:洗好的蛤蜊捞出水中备用。
4、煮至张开:另煮一锅清水,放入蛤蜊,开火煮至沸腾,直到蛤蜊壳完全张开,这时可以关火。
5、清洗捡出:拣蜊煮好后,用清水冲洗一下,捞出锅,拣的时候注意看,贝壳没有张开的蛤蜊是死的,要捞出来,这样完成了就可以上锅做成你喜欢的味道了。
西施舌怎么挑
壳厚,壳表光洁,生长轮脉明显,壳顶呈淡紫色,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的为佳。
西施舌怎么保存
捕得后入沸水中烫过,取肉,鲜用或晒干
哪些人不能吃西施舌
许多贝类是发物,有宿疾者应慎食,贝类性多寒凉,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。
西施舌的食疗价值
蛤蜊科动物西施舌的肉。西施舌又称车蛤、土匙、沙蛤。分布于我国沿海。获得后,取肉洗净鲜用。味甘、咸,性凉。能滋阴生津,凉肝明目,清热息风。用于胃热烦渴,肝热目赤及热邪伤阴,虚风内动等。
西施舌的适合体质
